.
<< 点击返回列表
龙翔工程咨询集团 | 专篇分享(二):关于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:深化农村改革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
浏览量 8 时间 2025-02-26 04:05:48

一、核心主题

    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聚焦“三农”工作,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核心抓手,提出“两确保、三提升”框架:

确保国家粮食安全

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

提升乡村产业发展、建设、治理水平

文件强调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,推动城乡融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
二、五大重点任务与政策亮点

1.端牢“中国饭碗”:粮食安全再强化

单产提升:通过良种、良田、良机、良法“四良结合”,扩大整县整乡高产示范,力争粮食单产贡献率超80%。

耕地保护:严控耕地“非粮化”,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试点,将黑土地、酸化耕地纳入治理重点。

科技赋能:发展智慧农业,推广植保无人机、生物育种技术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%以上。

2.守住底线:巩固脱贫攻坚成果

防返贫监测:分层分类帮扶低收入人口,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,确保“三保障”(教育、医疗、住房)和饮水安全。

资产管理:全面清查脱贫攻坚资产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推动帮扶政策从“阶段性”转向“常态化”。

3.县域富民产业:城乡融合新引擎

特色产业:发展“土特产”全产业链,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,推动农文旅融合(如乡村旅游、森林康养)。

联农带农:将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农户增收挂钩,鼓励入股分红、保底收益等合作模式。

4.和美乡村:硬设施与软环境并重

基础设施: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完善村级寄递物流网络。

文明乡风:整治高额彩礼、人情攀比,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,推进移风易俗。

5.改革突破:破解要素配置难题

土地改革:扩大土地承包“延包30年”试点,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,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。

投融资创新:引导金融“活水”下乡,支持乡村振兴专项债、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。

人才机制:培育本土人才,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,保障进城农民土地权益。

三、首次提出:农业新质生产力

文件首次将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写入政策,强调以生物育种、数字技术、人工智能为核心,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现代化。例如:

智慧农业:2024年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5.1万架,作业面积26.7亿亩次,全球领先。

科技协同: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,推动产学研结合,加速成果转化。

政策落地:关键举措与预期成效

财政支持:中央财政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档奖补(最高1亿元),省级产业园每年支持2500万元。

县域经济: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(如农产品加工、农村电商),预计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。

绿色转型: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2025年目标建成50个绿色产业集群。

四、总结:乡村振兴新图景

   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改革为纲,聚焦粮食安全、产业振兴、城乡融合三大主线,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突破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。文件既延续了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又提出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等新方向,为中国式乡村振兴描绘了清晰路径。




服务热线
18063388133